第(3/3)页 “领导,京城那边把信件寄过来了,这一次.” 数学期刊国际版的三篇论文已经印刷好了,不日即将到港。 到时候,还是需要柳冠中这边协助一下日常工作。 关于此事,柳冠中当然是责无旁贷。 可他更加好奇的是,这一次,鹿乔山他们是准备怎么做的呢?难道说陈国华写了三篇论文,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教授、博士前来白云城参加学术报告会吗? 他是看不懂论文的,上面那些符号对他来说,跟茅山道士的符文是差不多的。 论文很快就来到了港岛,然后由华润公司这边协助,很快就分发了出去。 港岛这边的大学教授们是第一时间收到了论文,同时他们也在看完论文之后,第一时间给北美、伦敦、东京等其他地方的朋友发去了电报。 不到一周的时间,陈国华编写的三篇论文,陆陆续续地送到了很多有缘人手中。 北美这边的卡拉比和斯梅尔两人,在看到论文之后,第一时间都呆若木鸡了。 好家伙,他们也不是能够完全可以看得懂。 只因为陈国华提供的证明方法,其实已经远超了他们的学识和理解能力。 即便是顶级数学家,想要完全读懂这三篇论文,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斯梅尔只是在五维空间等层面有着较为高深的研究,可是在三维空间层面,比如之前陈国华利用非线性微分方程证明的卡拉比猜想,对他来说,想要读懂的话就有点吃力了。 而这一次,陈国华并不仅仅证明了四维庞加莱猜想,也在三维庞加莱猜想当中提供了一个几何结构的工具和曲率流工具。 后面这两个数学工具,看着就让斯梅尔头皮发麻。 卡拉比更是研读了很久,也才弄懂了一半,还有不少疑问都没能解开呢。 只不过,他们两人看不懂,其他顶级数学家却可以看得懂。 比如流浪学者埃尔德什,这位就是世界顶级数学家。 此时的他就在欧洲这边流浪,通过朋友得知了陈国华编写的论文,当即便十分感兴趣地阅读了起来。 有句话叫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这句话用来形容埃尔德什,在恰当不过了。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埃尔德什跟华罗庚保持着信件沟通,所以被怀疑亲近内地。 然后就被人赶出了北美,匆匆终生漂泊浪迹。 尽管他没有固定职业,也没有娶妻生子,却也不至于饿死。 因为他编写的数学论文,质量很高,光是赚取稿费,就足以养活他自己了。 他有不少朋友,那些朋友都希望他可以找个大学稳定下来,只不过他都拒绝了。 毕竟很喜欢四处游历,探访当地的数学家,跟那些数学家一起搞研究工作。 所以,让他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有点难度。 巴黎大学的旁边的一间出租房内,埃尔德什跟朋友乔尔斯宾塞一起讨论着陈国华的论文。 “三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他提出来的几何结构和曲率流这两种数学工具都非常赞,我实在有些迫不及待地跟他见面交流了.” 听着埃尔德什的话,斯宾塞无奈地说道: “你如果真的要去白云城的话,只怕再也很难回北美了.” 此话一出,埃尔德什却是冷哼了一下,道: “我才不想回北美呢,那些狗屎的麦肯锡混蛋们.” 当年,如果不是这些麦肯锡混蛋们,他埃尔德什何至于被迫离开北美?又何至于流浪到现在? 作为一个极端讨厌权威的顶级数学家,埃尔德什就很不喜欢这样的人。 所以,北美这个地方,不回去也罢。 反正欧洲这么大,足够他流浪了。 世界还有很多地方肯定是非常不错的,他已经想好了,这一次就去白云城。 想到这里,他看向自己的好朋友斯宾塞,邀请道: “乔尔,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去白云城吧?想必你对这个神奇的东方天才很感兴趣吧?再说了,我们跟华也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难道你不想他吗?” 斯宾塞闻言,顿时吓了一跳。 “我可不想去那边,那可是白云城啊,一座落后的城市” “狗屎,你是不是被媒体的屁话给烧坏了脑子?用你的数学思维想一想也都知道,那些媒体的话,能够相信吗?” 埃尔德什闻言,顿时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你要知道,那可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地方,你在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这些场馆里面,没有感受到东方文化的魅力吗?” “你亲眼所见的东西你不相信,你却选择相信媒体的鬼话.” 一顿输出之后,埃尔德什这才接着缓和语气,劝说道: “这三篇论文之高,别告诉我你一点都不心动?说不定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上个世纪末是庞加莱这位大师登顶,但是这个世纪的话,可就不一定是谁了” 对于学习数学的人来说,特别是喜欢搞数学纯理论研究的人来说,跟顶尖数学家交流,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乐的事儿。 尽管乔尔斯宾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美人,可他也被埃尔德什这位老友给灌输了不少浪迹天涯的思想。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被后者给骗来巴黎这边当交流学者了。 听完埃尔德什的话,斯宾塞直接沉默了。 或者说,他心动了。 如果说之前陈国华写出来的论文,只是庞加莱猜想当中的地基式论文,那么现在的这三篇论文,绝对是墙体,甚至是有一种快要封顶的趋势了。 从五维空间开始,到四维空间,再到三维庞加莱猜想。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点,陈国华这位东方天才,对庞加莱猜想有着神一样的洞察力。 而且,对方在这个时候,突然拿出来如此高质量的三篇论文,却偏偏,没有拿出最后封顶的那一篇论文。 几乎就是在钓鱼。 或许,拿出来了最后一篇封顶的论文,给庞加莱猜想盖棺定论,对很多数学家来说,吸引力更大。 但其实不然。 没封顶的庞加莱猜想,才给人更大的遐想空间:比如有没有可能封顶的那个人不是陈国华,而是他们自己? 任何一位数学家,都有冲击最高荣誉的想法。 就好像喜欢攀登高峰的攀登者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想要去攀登乔戈里峰,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其实是一个道理。 见他这么犹豫,埃尔德什再次加码道: “这样,这次的机票钱,我来出,如何?” “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啊,那就这么定了,走,我们准备一下,现在就出发.” “上帝,那么早过去干嘛?” “难道你不知道从巴黎这边到白云城需要换乘很多次飞机,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吗?” 就在埃尔德什和乔尔斯宾塞两人即将出发前往白云城的时候,伦敦这边,也出现了同样的一幕。 作为曾经的数学中心,伦敦这边的数学家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伯特兰罗素,他就是本世纪最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当然了,这个家伙不仅仅是数学牛逼,在逻辑层面、哲学层面、历史等都有很高的研究。 关于陈国华编写出来的三篇论文,伦敦这边的数学家们,就褒贬不一了。 主要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这些数学家们,可不都全是纯粹的数学家。 类似伯特兰罗素这样的极端自由主义者,在伦敦这边,还是很少见的。 毕竟在二十年代的时候,罗素这家伙,还在内地讲学一年。 经常在世界各地到处跑来跑去,跟埃尔德什有点类似,但不完全是流浪。 只因为罗素此人很热衷参与一些事件,极为崇尚自由。 伦敦这边有不少人私底下还是离开了,直接乘坐游轮或者飞机前往白云城。 或许这些纯粹的学者们认为,数学就只是数学,它不应该由于国家而限定死了一切。 跟着这些数学家们一起乘坐飞机离开伦敦的还有郁承三。 后者已经拿到了尼古拉夫的五十万美金,这笔钱,已经被他放到了那对母子手中。 相信这笔钱,能够让她们母子的下半辈子不必在为钱而奔波劳碌。 郁承三认为,自己的前半生就是在奔波,儿子就不要再走他这样的老路了。 只不过,他是心存死志地前往内地,可是尼古拉夫却是十分担忧了起来。 因为前几天,他跟罗科索夫申请这五十万美金的活动资金时,后者几乎是咬牙切齿,差点要把他给弄死了。 情况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本来安排了尼古拉夫执行刺杀陈国华的任务,本以为一切都安好了。 可是转过天,罗科索夫就收到了消息,他们在港岛这边采购的晶体管,遭遇抢劫。 晶体管没了! 有句话叫天道有轮回,报应不爽。 之前他们莫斯科去抢劫人家IBM公司的晶体管,现在他们伪造出来的艾格西半导体实验室,却成为了别人抢劫的对象。 花费了整整五百多万美元采购的一万枚五十微米晶体管和一千枚一百微米晶体管,全都付诸东流了。 赫鲁也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把罗科索夫喊来办公室,恶狠狠地臭骂了一顿: 你要是没能力就给我滚蛋,如果有能力的话,那就赶紧证明一下,否则的话,我下次不想再看到你了。 其实,五百万美元对于赫鲁来说,不值一提。 然而这笔钱原本就花得十分憋屈,现在可倒好,不仅仅是憋屈的问题了,花出去之后,还没能够把产品给带回来? 等同于说,手底下这一群人,都是酒囊饭袋。 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除了当一头猪,其他都当不好,更别说管理各自的部门了。 所以,赫鲁变得暴躁狂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被一顿输出的罗科索夫,自然也憋了一肚子气。 这个时候,从伦敦回来的尼古拉夫,又跟他说要钱,而且张口就是五十万美金。 真以为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要多少有多少? 于是,尼古拉夫也悲剧了。 偏偏他没办法对郁承三发泄怒火,否则的话,到时候对方不能好好完成任务,甚至是拼着逃亡的风险,也要把他给干了,那他得找谁诉苦去? 找谁都不好使,因为西方这边的神仙管不到郁承三。 在郁承三、埃尔德什、乔尔斯宾塞等众多人前往白云城的时候,远在京城的陈国华,却待在实验室里,正在给林志武、赵志贤、李传璋等人讲解技术。 “我之前给你们说过,晶体管工作寿命短和不稳定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