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论文被盗-《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吴几康闻言,冷笑着说道:

      “陈同志你自己不怎么经常回来中科院,可能不太清楚,或者记不住了.”

      “之前三四月份的时候,那一版记忆磁芯的方案仅仅只是一万字节的而已,根本无法承受得住你所谓的两万字节的程序语言设计方案”

      “三万字节的记忆磁芯设计方案,目前还在技术研发当中,我刚才正在汇报呢,就被你给打断了”

      对方的这些话,顿时让陈国华无语了。

      刚才吴几康明显还没汇报到这里,然后就被他打断了。

      他没有想到,之前他提出来的很多方案,居然全都被否了。

      难怪说今天的这场进度报告会,让他听起来怎么那么难受。

      合着大家伙的方案都更改了呢。

      强压着怒火的陈国华,再次询问道:

      “那为什么不按照我之前提出的设计方案呢?我记得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有跟大家提及过关于存储器的容量技术问题.”

      “不管是十万字节,还是百万字节的技术方案,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磁芯板作为基础,完成存储器的制造.”

      吴几康直接回怼道,“你说的轻巧,技术要是真那么简单的话,我们这些人还用得着坐在这里嘛?”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所带领的团队,根本无法完成记忆磁芯的技术研发工作。

      目前他能完成的就只有一万字节的记忆磁芯,升级到三万字节或者是十万字节等磁芯板技术的话,就十分困难了。

      技术层面,无法突破!

      整个晶体管计算机,任何一个层面的技术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其他零配件方面就会被拖慢。

      陈国华听到这里,明显错愕了一下,“不对吧?记忆磁芯的技术,有这么难么?”

      吴几康脸色一僵,冷哼一声,转过脸去,没有再吱声。

      这个时候,华罗庚却突然笑着问道:

      “小陈,我记得你之前不是来找我要过记忆磁芯嘛,当时我没答应你,你好像想要自己设计制造来着,现在怎么样了?”

      “华院士,您可能没听说,我是四月最后一天才把技术拿出来的,现在由我们团队制造研发,不过我们没有任何设备,所以只能从零开始,先把设备制造出来再说.”

      “好,年轻人勇气可嘉,加油!”

      华罗庚竖起大拇指,和稀泥之后,就赶紧重复了一遍会议纪律,同时提醒陈国华,不要再随便开口打断别人讲话。

      “另外,等下会议结束之后,你跟吴教授道歉一下吧,好了,会议继续。”

      会议室内,大家面面相觑,没想到华罗庚居然偏袒陈国华。

      轻飘飘地一句道歉,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而陈国华此时,一肚子火气,也是没地方撒。

      真是气炸了!

      什么猪队友啊!

      原本他还做着今年就可以实现晶体管计算机的美梦呢,今年能研发出来,那么内地跟外国的计算机水平技术,就不会落后太多。

      毕竟外国也只是在去年才把晶体管计算机给造出来罢了。

      但没想到,拖后腿的居然是自己人?

      简直了!

      而且,就这,他还拿这些人没办法!

      生气也没有用,就算他今天大闹会议室,同样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甚至,除了他自己被赶出会议室,甚至是被赶出整个晶体管计算机研发项目之外,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帮助。

      再说了,陈国华也不是这般冲动的人。

      “我不生气!我不生气!”

      座位上,闭目养神的陈国华,默念清心咒。

      跟这些人生气,其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想办法解决,才是成年人应该做的事儿,而不是在这里无能狂怒,甚至大发雷霆。

      过了一小会儿,他睁开眼睛,拿起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至于会议上面的内容,他已经不想听下去了。

      按照现在这样的研发进度,陈国华觉得,能在九月份之前,完成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工作,就已经烧高香了。

      现在都五月份了,进度只是到了百分之六十几的样子。

      并且,刚才就听了吴几康等人的技术汇报,全都是声称技术难题的。

      即便是闵乃大在讲述哈工大那边关于晶体管技术的研发进度工作,也是同样遭遇了滑铁卢。

      哈工大那边那么多人,陈国华可是在一月份的时候,出差过一次啊。

      那时候,他还送去了技术方案。

      陈国华坚信,后续的话,华罗庚和闵乃大肯定没少跟哈工大那边进行技术讨论。

      结果,就这?

      晶体管计算机的灵魂,那就是晶体管,这玩意儿可不能缺少。

      所以,越是往下听,他就觉得内心愈发寒冷。

      技术难度一降再降,整个团队都没有了当初的那股一往无前的活力和勇气。

      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或许,这就是从零到一的技术难度吧,难度系数堪称超越十八级地狱

      操蛋!

      会议室的其他教授,看到陈国华写写画画,大家也有些好奇,但还是顾着自己的事儿。

      就算知道陈国华在写什么,那又如何呢?

      除了满足一下好奇心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帮助或用处。

      夏培肃满心复杂,老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他这个学生,也太莽了吧?

      不好教啊!

      其实也不是他这个当老师的不愿意帮助陈国华,而是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他需要负责的事儿很多。

      这次陈国华能破例前来参加会议,还是他努力争取的结果呢。

      现在看来,下次会议,只怕他也无法参加了。

      很快,会议结束了。

      闵乃大也没有让陈国华发言的意思,结束之后,大家都起身离开了。

      陈国华还在继续写写画画,似乎没有发现会议结束的事儿。

      直到夏培肃起身喊他,他这才回过神来。

      “好的,教授。”

      他点点头,没说二话,收拾起资料之后,就起身离开了。

      结果,他回到办公室内自己的工位面前,却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谁踏马翻过自己的办公桌了?

      “老蔡,刚才是不是有人来我办公桌这边了?”

      旁边工位上的蔡尚思闻言,茫然抬头,“我不知道啊,我刚才去蹲坑了,反正我回来的时候,是没有察觉到有人去过你工位的,怎么了?”

      蔡尚思他们这些研究员,一个个都是忙着自己的事儿,很大概率也不会关注周边的事儿。

      专注,才是一个合格研究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我的数学论文,不见了,谁拿走去看了?”陈国华已经翻找了一遍,刚才就放在办公桌这边的。

      毕竟这儿可是中科院,他也不认为有人会来拿他的论文。

      何况之前他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也没丢失过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不见了?”

      这个时候,刚从厕所回来的夏培肃,关心地问了一句。

      得知是陈国华的数学论文不见了,他不由嘴角抽搐,心里很是难受。

      “我还以为你最近写的是计算方面的论文呢,没想到你居然是写关于复变函数方面的论文?”

      复变函数这方面的研究,这不就是华罗庚最拿手的强项嘛?

      之前,华罗庚还编写过一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的论文。

      现在陈国华写的就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可他明明读的是夏培肃的硕士研究生啊。

      老夏目前搞的科研,更多是计算机层面的,数学层面的理论研究,反而不多。

      何况,他带陈国华的时候,说的就是关于计算机层面的研究嘛。

      毕竟陈国华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非常好,特别是之前提出了不少关于晶体管计算机方面的技术。

      尽管这些技术理论在目前来说,还没完全实现,但方向是没有错的啊。

      “教授,现在不是关注这些的时候,而是我的论文不见了。”

      陈国华闻言,不由十分无语地说道。

      其实,要让他重新编写论文,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关键是手写五万多字的论文,他不得耗费好几天时间呀?

      手写啊!

      不是敲击键盘,何况就算是敲键盘,五万多字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呢。

      另外,这件事要是不能妥善解决的话,以后他哪里还敢随便把论文放在办公室啊?

      草率了!

      下次直接放柜子里的时候,顺便直接扔到空间戒指里面去。

      这样的话,谁也别想偷他的论文。

      “那就先问一问小孙他们,实在不行的话,找保卫科的人帮忙吧。”

      夏培肃只好给出这样的建议了。

      陈国华无奈,等孙宗鹏他们也回来之后,全都挨个问了一遍。

      得知的结论,大家都不知道。

      通过询问他们的时候,陈国华也观察过他们几人的表情。

      确认他们并没有撒谎之后,陈国华也是无奈。

      不会真的要让自己再重新手抄一遍论文吧?

      那踏马的就真是操蛋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就去找保卫科的人来帮忙了.”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孙宗鹏、鲁小石、商崇新等人也都十分无所谓地耸耸肩。

      甚至蔡尚思还表示支持,毕竟办公室里从来没有丢失过任何东西,出了这样的事儿,绝对是必须要严查到底的。

      见众人都这么支持,陈国华只好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等他出去之后,夏培肃却突然站了起来:

      “你们要是谁拿了国华的论文,就赶紧交出来,或者知道是谁拿了,也帮忙指认一下.”

      “现在还是内部的事儿,一旦闹到保卫科那边去,这件事就非同小可了.”

      保卫科在这个时代,相当于派出所,甚至其权力还要更胜一筹。

      然而,面对夏培肃的警告,大家却还是无动于衷。

      所以,要么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要么他们觉得天衣无缝,可以蒙混过关了。

      冷哼一声的夏培肃,没有再吭声,而是坐下来忙自己的事儿了。

      门口外边,陈国华很快找来了保卫科的贾怀仁、袁可嘉两人。

      办公室内,他跟贾怀仁和袁可嘉两位保卫科职员详述了大概情况。

      后两者就开始展开调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