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二把手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批评陈国华做事太较真了。 这是嫉妒了? 毕竟这个配件研发小组,可是段云平组织的。 真要是很快就被陈国华干出一番业绩来,岂不是被段云平给领先了? 所以老薛这么批评自己,陈国华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接受。 陈国华凭什么立足北汽制造厂? 领导们的偏爱么? 还是文津街那些领导的关注? 都不是! 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能力,这才最关键的点,陈国华对此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 否则的话,他哪里能半工半读啊,真以为段云平这些领导那么好说话么? 毕竟陈国华的能力如此突出,去北大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嘛。 既然最终目的都是工作,那么全职工作,不是更好么? 说不定全职工作之后,陈国华的发明创造能力,还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呢。 但陈国华可太清楚一名大学生的价值了。 因此才会有了现如今的局面,但他也知道,工作才是最不能丢的。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进入北大之后,马上就跳转去了中科院。 没有北大,陈国华想要去中科院,难度系数会非常非常大。 更何况,他认识了北大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徐献瑜教授,这就是他的人脉关系啊。 有了中科院和北大这两条退路之后,段云平他们这些北汽制造厂的领导,对他只会更加客气。 只是,他没想到,今天的老薛,会为邓韵秋出头,还批评他。 算了,对方想干嘛就干嘛吧,他听着就是了。 邓韵秋还是离开了配件研究小组。 自此,整个小组的大学生,算上陈国华的话,就剩下六人了。 华居佐、李寿同他们五人,都留下来认认真真地工作,也不再自持什么大学生的身份了。 “你们看,我们这么深入进行研发,效率是不是提高了很多?” 两天之后,陈国华看着即将完工的冲床加工设备,高兴地说道。 李寿同、钱振鹏等人都开心地笑了,接着在陈国华的一声令下,冲床设备启动,加工板簧材料的测试正式开始。 过了一个小时,测试结果出来了,十分喜人。 比之前提高了最少百分之七十的效率。 冲床设备的成功改进,让整个配件研发小组都陷入了兴奋当中。 很快,陈国华就把这件事汇报了上去。 段云平等领导,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亲自上手操作测试,很快也知道了这个喜人的成绩,不由高兴万分地宣布道: “好好好,小陈,你是好样的,今天中午,我给你们加餐,全都吃肉。” 一把手开口了,给了物质奖励,然后又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争取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所有板簧加工设备的改进工作。 嘶! 这个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现在已经十月底了,马上就是十一月份了。 三个月内完成的话,意味着春节之前要完成。 五九年的除夕,是二月七号这一天。 那么按照段云平的话,他是希望在春节之前,把这个好消息给汇报上去。 板簧这样的汽车配件,重不重要,根本不需要多说。 伴随着井冈山牌小轿车、京城牌高级轿车的陆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已经迫在眉睫了。 并且北汽制造厂还在研发制造当中的军用越野车等好几款汽车,也都在排队等着呢。 研发过程,肯定也需要不少配件啊。 如果效率提高了,也就意味着北汽制造厂的地位更高,更受到上面领导们的关注和重视。 段云平这些领导,可能不是很懂科研技术,但他们当然深谙为官之道。 既懂得驭下之术,也明白如何讨好领导。 陈国华闻言,点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法跟对方讨价还价。 人家作为一把手,给予了他那么多的支持,挡住了那么多反对意见,那么他确实应该拿出点成绩来,给那些人一个大嘴巴子。 成绩才是他最好的话语权,其他都是假的。 中午,华居佐他们五人跟着陈国华,一起坐进了食堂小隔间。 便是那十二名工人,也都分到了满满一饭盒的红烧肉。 肉香味飘荡在食堂里,引得很多人侧目吞口水。 进入了宣传科的邓韵秋,此时正跟刘玉蓉等几位宣传科同事来食堂吃饭。 “哇,今天有肉吃啊。” 刚靠近食堂,刘玉蓉等人便欣喜地说道,因为她们已经闻到了浓郁的肉香味。 可真是太香了。 对于一个月只能吃几次肉的刘玉蓉等人来说,尽管她们的生活,已经比普通工人同志好很多了。 但现在闻到这红烧肉的香味,还是忍不住吞口水。 一个月吃四五次肉,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周一次。 像王元龙、蒋福年等九十八号院的邻居们,他们也就是每月吃一两次肉罢了,对比起来,刘玉蓉她们已经十分幸福了。 可食堂里面,配件研发小组的十二名工人,全都坐一块,大口吃肉的样子,引得大家围观。 邓韵秋很快也注意到了他们这些工人,瞠目结舌之余,忍不住上前询问道: “荣师傅、夏师傅、王师傅你们今天怎么吃肉了啊?” “哟,是邓副组长啊,啊不对,你现在是邓宣传员了.” 几个师傅下意识地喊副组长,然后很快又改口了。 其实邓韵秋离开配件研究小组,也就是这一周的事儿,前后还不到五天的时间呢。 一时间要改口,还是挺困难的。 “我们这些肉啊,都是段书记奖励给我们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冲床加工设备给改进好了.” 刘玉蓉等人来到了邓韵秋身后,可此时的邓韵秋,却是瞪大了双眼,下意识地说道: “怎么可能?这,也太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