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纸币-《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2/3)页
      不仅是银行,还有纸币,银行一开办,肯定要发行纸币,就是前些年朱怡炅还没反的时候,就已经有部分钱庄银号倒腾出了银票。
      而纸币历史也算颇为悠久,从宋朝的交子、会子,到忽必烈的中统钞,再到老朱发行的大明宝钞。
      三朝一样,全都因为超发滥发,致使纸币信用迅速崩溃。
      元朝最牛,忽必烈直接规定后世不得铸造发行铜钱,只能发行纸钞……然后胡无百年国运。
      另一时空的大清咸丰皇帝,为了筹钱镇压起义,也发过纸币,然后不出意外也破产了。
      总之,从银行到纸币,从来都是历朝初期、末期没钱时,为了搜刮民脂,所想出来的敛财手段。
      大明新朝要真敢在立国之初就这么干,地方造反可能不至于,但银行肯定用不了几年就得破产。
      不过,官办银行虽然不能搞,至少也得等到国库充裕,商品市场经济完全发展起来,但却可以先规范标准化民间的钱庄银号。
      凡地方钱庄银号,必须在官府登记造册,而且必须提供书面材料,证实自己有能力开办钱庄银号。
      而且,钱庄银号要是发行银票,也得有官府认证许可,否则就不准许发行银票。
      这既是在遏制地方钱庄银号的膨胀,也是在控制这些钱庄银号,让他们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储蓄机构,而不是发展成银行系统,即纸币、储蓄、放贷三合一。
      却说那些西班牙使节团在南京足足滞留了三天,几乎把所带钱财都花了个干净,但也的确淘到了不少好货。
      毕竟这里是南京城,天子脚下,大明又刚刚开国,所以基本能在南京开铺子的,卖的肯定都是精品好物。
      这些西班牙使节几乎人均买了一盒雪茄烟,连带一两件瓷器,其余还有不少中国特产,甚至安东尼奥这个主使还买了几本书。
      其中就有那本历算天文会馆研究发表的《天元术详解》、《测圆海镜》以及《四元玉鉴》,因为店家推荐这三本都是大明科学院推出的精品书,连皇帝都爱看。
      ……
      西班牙使节团只是个插曲,来不来都对大明意义不大,也就美洲航路稍微能提起朱怡炅的兴趣。
      谨身殿。
      朱怡炅照旧日常办公,批阅奏章。
      陈弘谋的奏章终于递送到南京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