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北明不南渡》
            
            
            
                
    第(2/3)页
    而在接二连番的试探之下,厂卫一直按着不动。
    这在孔兴燮和陈贞惠看来,那还真是朝廷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敢直接出面得罪儒家的势力。
    毕竟,在千年以来,儒家的影响基本已经根深蒂固,真要是闹翻脸,或许大家伙并不会造反,但是对朝廷失望的士族阶级,必然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候,冷漠对待,甚至墙倒众人推。
    不过,对朱慈来说,这些都不算事情,哪怕他对儒家敬爱有加,这些子儒生大多也是腿软的货色。
    只要外敌入侵,该投降的,还是会投降,打着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口号,争向充当带路党,而在儒家的思想作用下,这也是无论在明末还是抗日时期,汉奸总是并不缺乏,并且他们还能心安理得卖国。
    能让他们忠心的,能让他们臣服的,并非是对待他们的善意,而是来自于上峰的强权,和绝对的武力。
    “厂卫不动,便闹大一些,不怕朝廷不取消如此弊政,当初太祖之时。孟子被革出科举,也不是靠着读书人的力量,让太祖重新审视的么。”
    陈贞惠和孔兴燮两个人商量着,在苏州会馆之中,对于聚集在京城之中的士子进行远程遥控。
    ……
    方以智家开始不安生起来。
    那些聚集起来喊口号的士子,他们的目标显然正是方以智他本人。
    这从外面的砸门声便能意识到这一次。
    “奸臣方以智,快滚出来!”
    “快滚出来!”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砸门之音也愈演愈烈。
    那门栓在猛烈的撞击下颤颤悠悠,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外面的那些人便破门而入。
    “后门也都是人,你这倒霉孩子,又干了什么破事了。”
    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徐阿婆,见到如此的阵仗,显然慌了。
    柳如是在不远处,扶着墙柱,默默无言。
    这似乎和在钱谦益家是如出一辙,虽然总是想着能跟一个为国为民的正直的人,然而命运却总是与她过不去。
    柳如是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克夫的命,跟谁谁倒霉。
    而方以智,还算冷静,这段时间也有所心理准备,他在读书人之间的名声臭的堪比圣上。
    但圣上名声再臭也是皇帝,深居大内之中,这些人自然不敢冲撞,但他就不一样了,北打上奸臣的标签,落在这些发了疯的读书人手里,那几乎就肯定死透了。
    方以智觉得,圣上还是太过于操之过急,杂学的学问需要被重视,但如此突兀的和儒家开战,想要彻底抹杀儒家,似乎并不现实。
    所带来的剧烈的矛盾,就想现在这般。
    第(2/3)页